今天,全市中小学校正式迎来新学期。昨天,部分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其中,北京十二中的两个新校区和景山学校朝阳学校首次迎新。在迎新第一课上,部分学校主打“科技范”,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特警支队队员的“护送”下,华东政法大学15级新生晓晨(化名)按时到学校报到。
在村落消费主义不断盛行的当下,教育也逐渐成了相互攀比的村落竞赛,但此类竞赛仅仅是农村社区里中上层群体的文化较量,与底层无关。
今天,全市中小学生将迎来新学期。据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透露,今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新入学学生数量为十余万。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行为,市教委昨天重申规范要求,包括“学校不得设立重点班”。此外,中小学生一节课时间将打破45分钟限制。
“总算帮儿子把作业赶完了,那作业又是出报纸又是做PPT,根本不是给孩子做的!”随着孩子开学,家长李先生揉着颈椎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少家长坦承,部分作业“量大题难”,其实是他们“代工”完成的。
众所周知,工资一般都称作“薪水”,是打柴汲水的意思,语出《南史·陶潜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就是说,陶潜派一个仆人帮助儿子打柴汲水的意思。
“校方为了经济效益,改建地下室为午休室,强行安排300多名7-12岁寄膳小学生入住!”连日来,上述这则消息成为了汕头最热门的开学话题,不少当地市民通过网络等途径将此事曝光。涉事的学校名为汕头聿怀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校方竟然将300多名二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的午休室,安排在了封闭、潮湿、通风不畅又布满排污下水道的地下室。
有上海家长担心新学期一年级推行的“零起点”教学不教拼音,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日前澄清说,这是个误解,“零起点”教学不是不教拼音,而是方式变了,由以前的“集中教”变为“随文教”。
在日历上勾画本月被预测的8个“暴堵日”,发现基本是逢周一与周五必堵。面对出行高峰月,如何做才能缓解拥堵、破解城市病?今天上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做客“一路畅通”广播节目,解答了许多网友在交通出行方面的疑惑。
记者柳霞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