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上初三的学生已经在埋头准备中考,马上要入学的“准初一”们也忙着提前适应初中的课业,家长有时显得比自己的孩子还要着急……
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中国老师表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据悉,BBC2台将于8月4日播放这部纪录片。
孩子还有一年才上小学,但着急的家长已经为他规划好了未来10年的发展:所有课程至少提前三年学完,高中三年可以从容地应对高考。这个计划已经实行半年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管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在二三线城市,不管是在大的民营企业还是在小的初创公司,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毕业生开始思考并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自己的奋斗兴奋点在哪里,他们也正在经历着从“父母或老师认为的好工作和成功”到“我自己认为的好工作和成功”这样的转变。
近日,一组河南“猪圈男孩”照片在网上疯传。照片中的男孩儿蓬头垢面、衣着凌乱,和一只幼猪共处在一辆满是污渍的泔水车里。正当人们唏嘘不已时,江苏南京又爆出“小兄妹被祖父锁入狗笼”的新闻。
盛夏,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泻油村,沟渠纵横的田野上,一片翠绿。今年该村合作社生产的1821亩稻谷、1000多亩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3日在贵阳开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开幕式上说,中国高校已开齐东盟国家所有语种课程,越来越多的双方青少年正在相互学习语言和文化。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当年,中国许多地方流行一句话,叫做“出去一个人,富了全家人”。只要有一个人可以去日本做从事单纯劳动的“研修生”,一家的经济状况都可以得到改变。但是,伴随着近年来中国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日元大幅贬值,在日中国研修生人数不断减少。他们纷纷离开日本,甚至出现了集体回国现象。而日本建筑、制造、护理等各行各业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也因此雪上加霜。
北京市教委与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公布《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管理办法》。该办法自9月1日起施行。将对每个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给予最多5万元奖励,对遴选出的“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给予每校50万元的支持。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六盘山镇太阳洼小学是一所由香港爱心人士捐资修建的村小。2007年建成时,学校还有50多个孩子。而如今,这个学校只剩下4个学生。记者走进这所空荡荡的学校,校园里难觅学生身影,也听不见朗朗读书声,操场上种着玉米,教室门前的野草已经长得没过了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