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调研报告 > 正文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编者按: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其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各级党政和关工组织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蓬溪县天福镇关工委,本着对历史负责、为未来着想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了全镇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措施,较好地回答了当前农村未成年人在想什么、盼什么和进城务工人员迫切需要解决什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现将调查报告刊发,供我市各级关工组织学习借鉴,以此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创造更多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亮点。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蓬溪县天福镇关工委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规模的扩大,未成年人数量不断增加。随之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诸如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农村未成年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关工组织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关注。按照市关工委今年6月的安排布置,我委深入所在村、社和学校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查,反复筛选,形成了此调查报告。

一、当前现状

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农民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基于此点,我委为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的调查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采取座谈、走访和问卷等方式,对全镇20个行政村的9个村和镇初中、镇小学及先宁小学未成年人家庭成长环境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镇3所学校的关工委对这次调查工作十分重视,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方法灵活、效果明显,普遍做到了情况清、原因明、措施实。仅镇初中等3所学校就有未成年人1589名,分布在全镇20个行政村,其中15—18岁的学生占30.5%,14岁以下的学生占69.5%;全镇需关爱的特殊未成年人636名,其中孤残儿童、失依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特困学生65名,占10.2%。在这些留守学生中,有87.9%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照顾,8.9%的孩子寄居在亲戚家,3.2%的孩子自己独自在家生活;71.3%的孩子自己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48.7%的孩子认为监护人对自己好,认为不如父母的占23.9%;68.5%的家长认为外出打工会影响孩子的学习,37.89%的家长认为外出打工孩子没有什么变化;35%的家长两三个月才与孩子电话联系一次,78%的孩子认为学校应为留守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83%的孩子最大的心愿是将来考上重点大学,学习上出人头地;86%的孩子的心愿是摆脱孤独,盼望父母回家。

通过调查获得的这些基础数据,为我委掌握农村未成年人的态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成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经过各级党政领导和关工组织坚持不懈地努力,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思想健康,法制观念有所增强

天福镇3所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三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校建立了教职工法律学习考核、学生法制教育、学校普法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从司法所聘请了法制辅导员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开展了以法制辅导为主、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补充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保证了学生法制课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教育有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崇拜、学习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以他们的高尚品德和英雄事迹感染熏陶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茁壮成长。目前,学生普遍热爱党、热爱祖国,75%的学生崇拜领袖和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二)乐观活泼,抗挫折的能力有所增强

3所学校的未成年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多让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65.2%的未成年人对目前的成长环境感觉幸福,他们心态良好,有学习兴趣,对未来充满希望;面对挫折和生活中的困难,能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应对;经得起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关爱他人,生活互助能力有所增强

通过对3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未成年人大多数内心深处能体谅理解父母的难处,知道父母外出务工是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父母在外务工承受了很多艰辛和压力,因此,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这些未成年人在生活学习压力大、监护人缺耐心的环境下,更懂事,独立意识强;更具爱心,主动承担呵护兄弟姐妹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课余时间,自己买菜做饭、洗锅刷碗、料理姊妹的起居,表现出了自强不息的良好品质。

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好的,但调查中发现一些典型事例也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有的留守学生沉迷于色情口袋书、黄色卡通画、暴力游戏软件,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有的监护人过分溺爱晚辈,对其思想道德教育忽略不管,致使少数未成年人好吃懒做,学业荒废;有的儿童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和入学后的正确引导,性格孤僻,行为粗鲁,存在暴力倾向;更有甚者,少数留守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不能抵制社会不良诱惑,抽烟喝酒、拉帮结派、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剖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有缺失。农村留守学生普遍存在“隔代”或“寄养”两种态势,因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隔代监护。这类家庭由于父母都外出务工,子女均由爷爷、奶奶看管,这些老人和黄土打了一辈子交道,文化素质低,兴趣、爱好方面差异大,与晚辈沟通存在严重的问题,彼此之间互不理解,很少交谈;二是单亲监护。这类家庭是父母一人外出务工,另一人留下来既忙农活又照顾孩子。表面看来,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但效果不佳。事实上,虽然有一人留了下来,但大多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和精力用在子女身上;三是托人监护。这类家庭也是父母都外出,找亲戚帮助照管。由于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不便于严教,生怕有个闪失,监护人通常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爱莫能助。通过对镇小学92位留守学生监护人问卷调查,表中设计有留守学生的学习功课、健康、体育锻炼、与同学交往、师生关系、业余爱好、思想道德、吃饭穿衣、花钱、心理状况、闲暇活动等13项内容,让监护人按关心的程度进行排序。结果只有17位监护人把“思想道德”排在了第一位,占18.4%;而有51人把“思想道德”排在了第四位以后,占56.5%,这样的结果不得不令人揪心。

——素质教育有误区。一是“素质”成了活动的代名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习惯地把留守学生的“素质”与“活动”混为一谈,即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则必然要有大量的“活动”开展,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也用诸如歌舞表演等“活动”作为成果汇报,而忽视了对留守学生“素质”中的首要因素“思想道德”的教育灌输;二是“思想道德”让位于“学习成绩”。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是立校之本。但在学校及教师、家长、留守学生的意识深处,都是“思想道德”让位于“学习成绩”,只要成绩好,便是“好学生”;三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依然偏低。目前,学校多数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集中表现在缺少与留守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留守学生在“你的心里话最想向谁述说”的选择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同学和现在监护人,而教师则被排在最后。

——社会教育有不足。目前,对农村留守学生的社会教育工作体系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强制性、简单化;二是说教化、形式化;三是缺少人性化,个别教师对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冷嘲热讽多于谆谆诱导。

三、对策建议

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针对当前农村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一)领导重视,举措加力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各级党政和关工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真正做到领导上重视、举措上加力、精神上鼓劲、条件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四点:一是各级政府要在财政上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加大取消与户籍相关联的医疗、社保、和公租房等各种城乡隔离制度的力度,积极创造农村留守学生与进城务工父母一起生活的条件;三是要及时将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加强对未成年人入托、入学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保证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保障措施;四是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强化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观念,想方设法激活孩子内心的学习动力,让优秀成为习惯,以正确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早期教育并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学校为主,齐抓共管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困扰学校和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一大难题。帮助和抚慰农村留守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更是农村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但我委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扎实,比如《若干意见》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竟有50%以上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平时经常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5%的学生竟说“不知道”,这说明学校对思想道德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对于学校来说,老师与学生接触频繁、联系紧密,除了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管理外,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伦理教育,进一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他们融入集体,消除其孤独感、自卑感;同时配备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与此同时,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动员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各级宣传部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关爱农村未成年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寄宿制,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营造温馨家庭的氛围,以利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民政部门及时将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学生纳入社会救助和帮困助学体系;卫生部门积极为留守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条件;妇联、劳务办及时对留守学生父母和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关工委发动“五老”志愿者,对农村未成年人进行义务教育和救助帮扶;行政村党支部统筹村社力量,给予未成年人更多关怀,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等。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关爱机制,从而使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十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

(三)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农村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既受价值观念指导,又是涵养价值观念的重要土壤。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只有联系实际,融入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才能真正为他们感知感悟,自觉践行。学校老师和关工组织要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抓手,以课堂学习、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师德建设为重要环节,以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重要途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未成年人应当践行的道德操守、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和应当追求的价值理想,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分享到:
来源:四川省关工委网站  2014-06-20  11917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