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领导讲话 > 正文

江苏省淮安市多措并举开创宣传工作新局面

淮安市关工委遵照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提出的要加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力度,建立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要求,采取多措并举,开创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了报纸有文、电视有像、广播有声,社会好评的喜人成果。

办好关工简讯。我们每月出两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简讯,每期2.5万字,印500份,发至市、县、乡党委领导、关工委和有关部门,并报送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以及兄弟市。简报辟有重要讯息、领导讲话、县区互动、调查研究、经验交流、“五老”风采、学习一得、基层动态等十多个栏目。不仅对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也起到一定作用。中国关工委网站今年已转发我们简讯上的有关文章八篇。有3篇在网上保留了3个月之久,被点击数百次。市老干部局把我们的简讯作为老干部学习材料,发给市直老干部支部和离休老干部。

创关工宣传墙。盱眙县关工委2010在县城都梁公园创建起了长200米,宽3米多,460平方的关心下一代宣传墙,在县城干群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好评如潮。一位干部感慨地说:“我原以为孩子违法犯罪有公安局,学生失学有教育局,青少年失业有劳动局,整治网吧有文化局,……关工委是一个多余的组织。看了关工委文化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关工委是协助党和政府拾遗补缺,处处关心下一代的,真是太好了。”不少企业老板、机关单位和市民看了宣传墙,不仅认识了关心下一代事业,而且表示要支持关心下一代事业,努力为下一代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及时总结推广了盱眙县的经验,制定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宣传栏》的内容,下发各县区、乡镇,内容主要有: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二、关工委的由来及发展;三、中央领导同志对关工委、“五老”的评价;四、关工委有关知识及关工委工作性质、工作方针、“五老”精神等;五、淮安市关工委工作介绍。现在许多县、区、乡镇都在主要街道显要位置建起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宣传墙,不仅提高了关工委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且使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今世缘酒厂一次就支持关心下一代基金50万元便是其中一例。

同媒体沟通合作。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积极主动同主流媒体沟通合作,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淮安日报》不仅开辟了“舐犊情深”专栏,而且选派一名记者专门负责和我们联络,报纸上不断看到关工委和“五老”的消息、人物事迹、经验介绍,仅上半年就发消息、“五老”事迹、工作经验28篇。在电视方面,我们和电视台合办了“家教在线”,每周一档,周六首播,周日重播,加上平时综合新闻报道,这就使关心下一代这个声音经常在全市人民的耳边响起,“五老”、关心下一代工作形象经常在大家面前出现,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家喻户晓,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围。清河区一位学生家长看了“家教在线”后说:关工委办这个电视专栏很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教学生会学习、会做事,还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这对我们家长也是一个教育。关工委这项工作做的太好了,我们欢迎。我们还积极向中央媒体投稿,不断扩大舆论宣传阵地。3月25日中国《法制日报》以《“一加六”换来很多“零”,淮安近四成乡镇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为题,详细介绍了我市2007年以来深入推进教育防范、关爱助学、培训助业、环境净化、维权服务、结对帮扶六项工程,有效建立了具有淮安特色的关心关注关爱青少年健康工作体系的经验。同时在第二版还介绍了五个基层关工委、“五老”的先进事迹。7月10日《中国劳动保障报》二版“地方亮点”栏目下,以《让“两后生”就业路更加通畅一一淮安市开展社会青年培训助业工作纪实》为题,就“获证奖补"园了就业梦、“五老帮扶”彰显关怀情、“局委共建”齐创新佳绩,报导了我市五年来为5000多名“两后生”助业培训,使95%找到了满意工作的经验。

用典型开展宣传。在深入开展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中,我们特别注意运用典型和“五老”精神开展宣传工作。典型的示范作用不仅使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而且通过媒体的宣传也进一步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社会影响,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更多人关心、支持与参与。如我们宣传涟水县前进镇关工委主任孙锦忠9年帮教87个失足青少年重新走上正道的事迹,不仅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市委还专门作出决定,号召全市离退休干部向孙锦忠学习。此外,“15年捐资助学使258个特困生圆了上学梦”、“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他为青少年义务普法32年”、“他帮网迷二进大学”、“她比亲妈还亲”等等,这些典型有的还被《中国火炬》、中国关工委网站刊用。对他们的宣传无不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宣传工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不少干部说得好,关工委老同志不为名不谋利,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干的都是党政所急,青少年所需,尽自己所能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善事,实在令人敬佩,值得称赞。

创建周恩来班。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家乡,他的光辉一生既是全党楷模,更是青少年的典范,也是教育塑造青少年成人成才的极好教材。为用好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从2006年起,我们按照市委“弘扬周恩来精神,建好周恩来故乡”的统一部署,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宣讲周恩来故事,创建“周恩来班”活动。我们编写了12个方面近50个贴近青少年实际、贴近青少年生活、贴近青少年思想的《周恩来故事选编》,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专门为《选编》题词:“学习伟人周恩来,培育祖国下一代”,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题词:“弘扬恩来精神,争做四有新人”。《选编》印刷20.5万册,免费发至各级关工委、中小学班级。在宣讲的基础上,各学校广泛开展了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象周爷爷那样学习与生活”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感悟总理精神、吸取思想精华,积极内化,找准基点,早立志、立长志、立大志、做四有新人。2010年第一次《周恩来班》命名大会,中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教育部关工委主任田淑兰还发来贺信,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湛亲莅大会。目前全市已命名省级“周恩来班”21个、市级“周恩来班”416个、县级“周恩来班”1000多个,表彰了44个创建先进集体、50个创建先进个人。2009年8月30日温家宝总理还亲笔给淮阴师范一附小“周恩来班”写回信,是对我们开展这一活动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中国火炬》连续四期选载了我们编印的周恩来故事。这些年我们还把宣讲周恩来故事,创建“周恩来班”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联动,协调推进,常态规范,使青少年受到熏陶和启迪,推进宣讲周恩来故事、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向纵深发展。如淮安区建淮乡中心小学关工委在开展创建活动中,与学雷锋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拓宽了创建内容,突出做到“六个一”,即争做一个“雷锋通”、打造一条卫生街、呵护一片芳草绿、实施一项计划书、唱好一首雷锋歌、表扬一批“活雷锋”,雷锋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中国火炬》报道了他们的做法。

建关工宣传基地。在省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和清河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筹集了近2000万元资金,建起近7000平方的淮安市少儿图书馆暨老少活动中心,从此我们开展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就有了自己的活动基地。少儿图书馆向青少年、学生家长、老人免费开放,每年9万多册图书流量就达40余万册次。报告厅不仅经常举办法制、健康等讲座,而且定期为青少年免费放映电影,经常开展读红书、唱红歌、看红电影、讲红故事活动,举办演讲、征文竞赛,开展书法、歌舞、棋类、乒乓球等文体培训,我们举办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八年回顾展等,受到青少年和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和称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等参观后也给予充分肯定。一些老同志讲关工委不仅关心下一代,也关心我们老同志,这里也成了我们活动学习的好去处,真感谢他们。

创办《家长》杂志。为深入办好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学校提供教学参考材料,1994年我们创办了《家长》杂志,每年发行量都在25万册以上,极大提高了家长为国教子、科学育儿的水平,受到市内外家长好评,在省外也有一定影响。宿迁市宿城区关工委于景彤讲,现在每到十二月,许多家长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订阅《家长》,问其原因,家长说:《家长》杂志向我们介绍教育子女的方法,讲述家庭教育的道理,甚至小故事、心得体会,一幅幅图片也都充满哲理,是我们家长难得一见的好刊物。读者孙德阳老人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外出打工的父母多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也重了,我们不能把留守孩子的教育全推给学校,我们也应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家长》就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最好教材。”原中国关工委执行主任王照华曾亲临考察,并亲笔题词:“家长的益友,家教的良师。”多年来《家长》杂志一直被评为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筹集关工基金。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高尚、纯洁且需要薪火相传的千秋大业,它需要“五老”及志愿者奉献精神和执着追求,也需要必须的经费保障,才能永葆青春。也就是说关心下一代工作不仅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而且要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去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关工委领导深入各县、区,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工作,求支持,加上各县区关工委的艰苦努力,经过半年多时间已完成了市、县两级的基金筹集任务,并经省民政厅审查,最后批复准予成立淮安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颁发了“基金会法人执照登记证书”。基金会的宗旨是服务于全市关心下一代事业。对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资助;对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基层、“五老”进行资助和奖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时云在淮安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大会上代表市委到会祝贺,他说:这是市关工委的又一件创新之举、务实之举,是为关心下一代事业所做的又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大善事。这为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宣传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淮安人民会感谢你们的!

分享到:
来源: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4-09-10  6967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