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1月省靖宇现场会以来,白山市关工委把推进“绿色家园”建设作为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全市“绿色家园”工作呈现出不断创新发展的可喜局面。
白山市关工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靖宇现场会精神的几点意见》。结合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在《长白山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让‘绿色家园’满园春色”的文章,就如何推动全市的“绿色家园”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深入调研,肯定了抚松县关工委把“绿色家园”帮教帮扶对象扩大到“4个类型”“32种人群”,靖宇县完善帮教帮扶体系,浑江区关工委建立帮教帮扶劳动基地,长白县关工委建立帮困基金会等作法。转发了江源区关工委制定的《力口强“绿色家园”和“关爱园”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推广了以“关爱园”为基础,以“绿色家园”为重点的点线面结合,整体推进,全面覆盖,不断提升全区“绿色家园”和“关爱园”建设水平的经验。发现了临江市“绿色家园”进学校、进军营典型。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协调各方,齐抓共管。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县(市、区)政法部门抓“绿色家园”,还没有和关工委形成合力。便及时与市政法委进行勾通。5月31日,市政法委在江源区召开了全市推进“绿色家园”建设现场会,各县(市、区)政法委书记、综治办主任参加了会议。市关工委和江源区关工委应邀参加会议。会上,各地政法委书记汇报了开展“绿色家园”工作情况,听取了江源区关工委开展“绿色家园”工作经验介绍,市关工委提出了希望,最后市政法委领导对下一步开展“绿色家园”工作提出六点要求。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法委在“绿色家园”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强调政法委要与关工委密切配合,加强勾通指导,全力支持“绿色家园”工作。会后,各县(市、区)政法委也相继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会议,督促落实“绿色家园”各项工作。
二是主动作为,争取领导。各级关工委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工作,主动向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绿色家园”工作情况,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对“绿色家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市委把“绿色家园”工作写进了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绿色家园”已成为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型工作模式。抚松县委专门成立了“绿色家园”工作办公室,每年拨专款4万元,用于“绿色家园”建设。靖宇县委成立了“绿色家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把青少年社会管理工作纳入了工作日程。县委书记陈毅民,亲自在报上撰写文章,为“绿色家园”造势。江源区委、区政府下发文件。现在,“绿色家园”已成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非常关注的一项工作。
三是开展交流,相互促进。各级关工委把学习做为促进“绿色家园“工作的重要手段,今年,抚松县、江源区、浑江区、长白县关工委分别召开了“绿色家园”经验交流会。“绿色家园”知名度引起了省内外关工委的关注。先后有山东、天津、长春等地的关工委前来学习。白山各县区关工委也注意走出去学习。
四是联合检查,督导落实。8月底,市政法委和市关工委联合组织各地的政法委书记和关工委主任,对“绿色家园”开展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共检查了全市6个乡镇、4个街道、4个社区、一个学校的“绿色家园”工作开展情况。最后,市关工委主任徐世明代表检查组做了检查小结。徐世明充分肯定了各地在“绿色家园”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再认识、再部署、再推进的要求。一是各地要掌握一个标准,检验“绿色家园”工作绩效,主要看那里未成年人犯罪率、失学辍学率是否下降。二是搞好两家配合,关工委与政法委配合。三是构建三个要素,有工作对象和工作队伍,有活动场所和工作流程,有经费保障。四是推广“4+1”帮教帮扶模式。五是开展“五帮”活动。推动全市“绿色家园"工作向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领域发展。使全市创建的“绿色家园”成为“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名符其实的工作品牌。
目前,全市47个乡镇、18个街道,还有部分社区都建立了“绿色家园”。“绿色家园”呈现出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各项制度完善、合力全面形成的良好局面。
关于今后的工作,重点有三项:
一是抓好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干部。组织建立后,要开展活动。
二是抓“五老”队伍建设。动员更多的“五老”参与关工委工作,办好培训班,不断提高“五老”素质,要关心“五老”的生活、健康,及时发放补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是抓“绿色家园”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向深度、广度推进,继续创新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总之,基础夯实、队伍过硬、品牌创新,关工委工作才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