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姑区北塔街道,提起权炳国老爷子,居民们都赞不绝口:“那老爷子,可有才了,能写会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门心事帮助穷孩子”。居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权老爷子叫权炳国,朝鲜族,今年80岁,毕业于延边大学,是辽宁省朝鲜族师范学校高级讲师,曾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先进工作者、辽宁省教育厅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992年离休后,权炳国积极参加街道、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多次被评为区和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他十几年如一日, 无怨无悔地帮助贫困孩子的感人事迹在北塔地区广为传颂。他多次到社区,寻找有特殊困难需要帮助的孩子,同时,经常通过新闻媒体关注农村贫困儿童。权炳国常说:“我已经退休了,我的晚年生活没有牵挂,就是放心不下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我要用晚年的时光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孩子,让他们接受和同龄孩子一样的教育,享受和同龄孩子一样的生活”。
2001年,权炳国在《时代商报》上看到10名康平县贫困失学儿童的照片和经历,他说:“失学儿童需要社会帮助,我作为一名党员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尽微薄之力”。当即通过报社与康平县二牛镇刘家村小学联系,选中刘露为扶贫助学对象。
刘露是个苦命的孩子,出生后即遭遗弃。是好心的养父在路边捡到并把她抚养长大。养父身体不好,今年72岁了,靠打零工艰难度日。11年前,当权炳国第一次到刘露家时惊呆了:炕上一堆破棉花套子,那是父女俩的被褥,连张炕席都没有。权炳国心情无比沉重,决心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和一贫如洗的家庭。随后,权炳国为刘露家送去了被褥、床单、衣物。同时,向刘露承诺,承担刘露读书的全部费用,直至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从2001年至今,每学期开始,权炳国都要给孩子送学费:小学400元,初中1000元、高中1500元、大学1000元。当年,小学二年级的刘露,现在已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11年来,权炳国仅支付刘露的读书费用就达2.3万元。
权炳国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女一样疼爱刘露,他经常到刘家村去看望刘露,为孩子买衣服、鞋子和收音机等学习用品,临走时留下二三百元钱给刘露做零花钱。2003年春天,他买了一批果树苗送到刘家村,在刘露家房前屋后栽下。随后,又给刘露家送去了鸡雏。每到寒暑假、过年过节,权炳国都要把刘露接到自己家中,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 权炳国家并不富裕,老伴患脑血栓,常年打针吃药。权炳国家里的摆设非常简单,电视机还是十几年前老式的。权炳国很少买衣服,一件衣服穿了几年也舍不得买新的,可是他却把省下的钱送给刘露,让刘露去买新衣服,他说:“女孩子长大了,得注意形象,别舍不得买,不能像爷爷这样”。
前段时间,权炳国从《辽沈晚报》上看到绥中县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得白血病无钱医治的报道后,马上通过绥中县委办公室寄去5000元钱,解决孩子的燃眉之急。同时,权炳国又常年与葫芦岛市绥中县羊岩子小学保持联系,多次给该校小学生寄去爱国主义教育图片、电视机等。当听说该校一位教师身体不好,家离学校很远,一年走烂了50多双鞋子后,立即为这位教师寄去1000元钱,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还与盘锦大洼、丹东宽甸的民族学校常年保持联系,给那里的孩子邮寄图片达100余册。
权炳国是美术教员,曾编写《素描基础》、《人体解剖》等教材。离休后,他花费大量心血,四处收集各种图片,适时举办图片展,对青少年进行直观、生动的教育。《雷锋事迹图片展》是他在抚顺雷锋展览馆亲自拍摄、制作的。几年来,在街道、社区、中小学校,先后举办了《可爱的中华》、《航天事业的发展》、《党的光辉历程》、《八荣八耻》、《红军长征70周年》、《雷锋事迹》等图片展。今年6月1日,权炳国在街道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健康网络、远离网瘾》、《中小学生自身安全》等图片展。为了搜集翻拍这些图片,他费尽了心血。每年,用于购买、制作图片的花费达1000余元。
每当有人问起老人家,您这样做图个啥时,权炳国说:“我现在虽然不富裕,但比起贫困家庭的人来说还可以,我要在有生之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到3年的时间,除刘露外,权炳国给予其他贫困孩子的经济及物品捐助达万余元,从法库到大洼,从沈阳到葫芦岛,从宽甸到绥中,他把对贫困孩子的帮助视为自己永不改变的目标,他的爱洒遍各地,可谓大爱无边。
(皇姑区关工委)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