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领导讲话 > 正文

2007年第17期 关于苏北苏中留守儿童现状及解决办法的调查报告及批示

参阅件 第17期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7年12月13日

按: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顾秀莲,中国关工委主任王丙乾,对江苏省关工委《南通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已刊登于中国关工委2007年第13期参阅件)和《关于苏北苏中留守儿童现状及解决办法的调查报告》作出了重要批示。现将领导同志的批示及相关调查报告一并转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学习,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进一步把“五老”的作用和优势发挥好。

顾秀莲同志的批示

2007年12月6日

鸿鸣同志并储老:

  鸿鸣同志请振环同志转送给我的两份调查报告,我都已收到。老同志们对青少年的成长这么关心,工作做得那么深、那么细,使我倍受感动。感谢老同志为青少年所做的贡献。

  现在全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很关心的问题,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也是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希望你们按照十七大精神,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关心,特别要注意帮助青少年当中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与有关部门主动配合,多为他们的成长做一些实事、好事,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良好环境。老同志要用心、用情、用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努力。老同志亲身经历了革命战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实际工作的能力,崇高的道德品质、优良的传统作风,知识也比较广博,这是老同志具有的独特的优势。希望各级关工委要进一步把老同志优势发挥好、保护好,这是一支战斗力特别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力量。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青少年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发挥他们的力量去教育、培养青少年,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老同志和青少年交往,也能从青少年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丰富我们自己,这也是老同志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一个重要方面。

  江苏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很好,对青少年成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相信孩子们不会忘记你们,家长们也不会忘记你们。希望你们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培养、教育青少年继续做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经验。我衷心的祝愿老同志健康快乐!

王丙乾同志的批示

2007年12月7日

  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可能是比较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他们到经济比较好的地区打工,既对那里的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丰富了社会经验,眼界随之开放,将来回到本乡本土在建设小康社会中也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对整个社会有利,但对个人则有得有失。我们除了要重视和解决外出打工人员的问题外,还必须重视和解决其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使他们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关爱,能和其他儿童一样,受到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同样进步长大成材,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更可以使其父母感受温暖,安心在外工作,积极做贡献。苏北、苏中和南通市关工委的做法非常之好,说明那里的党政领导也非常重视这件大事情,是关心全局、通晓中国国情的领导者。

关于苏北苏中留守儿童

现状及解决办法的调查报告

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07年11月23日

  

  为进一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落实,省关工委于今年夏季组织发动“五老”对苏北苏中8市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本次调查是在妇联和教育部门支持下以各级关工委为主组织进行的,调查于6月下旬进行部署,7、8、9三个月展开,出动“五老”30379人。调查对象为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一年以上,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五老”人员通过查档案(乡镇关工委关于留守儿童的登记台帐)、访学校(通过学校关工委和班主任对所有在校生进行询问调查)、到村组(与村组干部、临时监护人逐一核实)的办法,逐村、逐组、逐户进行走访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底数,总结了经验,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当前和今后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次调查点面结合、边调查边办实事,实际上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关爱行动。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同志带领省关工委同志深入到淮安的洪泽、盱眙、楚州和泰州的兴化等地,到镇、村、学校察看留守儿童生活、教育情况,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听取意见。各市县关工委老同志都在党委政府领导支持下,冒着酷暑,深入调研,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根据这次调查统计,我省苏北苏中8市共有留守儿童570578人,其中苏北5市有400402人。留守儿童中有初中生233536人,占40.93%;小学生336936人,占59.05%;未入学的106人,占0.02%。留守儿童总数中由祖辈监护的347820人,占60.96%;寄宿学校的143749人,占25.19%;托其他亲友的67865人,占11.89%;“社会妈妈”监护的11034人,占1.93%;无人监护的110人,占0.02%(详见附表)。

  从调查中看到,99.98%的留守儿童上了学,他们在爷爷奶奶的悉心呵护,学校老师的热心教育,社会各界的真心关爱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多数留守儿童身心发育正常,理解父母外出打工,情绪稳定。但是,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生活、行为、学习及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令人担忧。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生活上缺少照顾。各地乡镇和村撤并后,镇村的辖区扩大,一个乡镇往往只有一所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学生上学路途较远,最远的达10多公里。留守儿童上学,有的无人接送,生活上往往饥一顿、饱一顿;有的每天早晨5点就要起床,天黑才能到家;有的骑车或乘坐三轮车,7人座位的农四轮,往往要挤进20多人,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2004年,兴化市临城镇留守儿童顾某某姐弟两人乘电瓶车回家,不幸被卡车当场撞死。

  二是行为上缺少监管。留守儿童中60-70%为祖辈监护,而祖辈老人70%是文盲、半文盲,一些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往往严少“惯”多,管少哄多,“理”少钱多,管吃管住不管教,使孩子放任自流,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孩子迟到、早退、逃学、旷课、说谎、不交作业,甚至沾染上打架、赌博、喝酒、抽烟等不良习气。

  三是学习上缺少辅导。监护人一般只对留守儿童的吃住和安全负责,关注学习情况的甚少,留守儿童在课后缺乏督促辅导,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导致成绩下降。许多家长对子女期望值不高,不少人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出路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在留守儿童及家长中,“读书无用论”有一定市场。家长中不少人对留守子女抱有愧疚心理,就以物质补偿代替精神慰藉,多给零花钱,导致一部分留守儿童胡乱花钱,甚至进网吧、游戏机室,成为网迷,影响学习和成长。

  四是心理上缺少疏导。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内心有说不出的苦闷,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他们十分想念常年在外的父母,有的实在想得厉害了,就拿出父母给他们买的玩具或父母的照片,边看边流泪。淮安市楚州区有一个孩子为了不让人知道他父母不在身边,开家长会时,花5元钱雇了一名三轮车工人代开,结果被发现了,他感到很难堪,心灵更加受到伤害。扬州市某小学的调查显示,有50%的孩子遇到困难和烦恼只会闷在心里,43%的孩子认为父母与自己的感情越来越来淡漠,还有16.5%的孩子有被遗弃的感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各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不平衡,对留守儿童关心重视不够,监护责任不落实,教育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各地反映的程度也不一样。老同志们在调查中深切感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大家看到,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是因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出现的,目前苏北苏中外出务工人员已达640万人,苏北地区和苏中部分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左右,其打工收入一般都要占农民当年人均收入的50%左右。他们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未结婚或没有孩子的青壮年劳力,有孩子的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带出去的约10%,绝大多数的外出务工人员因没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居住条件,且收入水平较低而无法带孩子进城,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乡。据淮安、宿迁、盐城等地预测,未来3-5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年增加仍将维持在10%左右,留守儿童的数量在若干年内也将呈稳中略升的态势。根据调查,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由小到大,由形成到发展,有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人们对这个群体的认识也有个由浅到深的过程,现在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基层的同志认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镇转移,既是劳动者本身致富的需要,又是国家建设的需求,是必然趋势,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劳务输出仍将是江苏发展经济、致富农民的战略措施。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留在农村的子女,政府和社会有责任给予更多关爱和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未来,更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后继有人,更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是农村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三关爱”中的核心问题,是苏北苏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是我省全面达小康进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必须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解决好。

  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在基层农村得到了体现,组织、文明办、教育、妇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关工委和“五老”人员明显感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更浓了,关爱工作更好开展了,关爱的措施更扎实了。各地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集中探索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

 (一)千方百计新建、扩建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

  目前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客观原因,一是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缺乏亲情;二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数量减少,校址集中,导致孩子生活、上学出现了更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经过试验,许多地方采取新建、扩建寄宿制学校的办法,基本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面临的困难。宿迁市关工委早在2005年通过调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他们从基层干部群众中得出三方面理由,说明实施和发展寄宿制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这三方面理由,一是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每个乡镇只保留一定数量的初中、小学,大部分村小和教学点撤并,使得相当一部分孩子包括留守儿童上学路程较远,接送困难,家长要求学校办寄宿制;二是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有的学校少则上百,多则上千,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由隔代老人或亲友托管,其外出务工的父母强烈要求孩子能够寄宿读书;三是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提高,农村家庭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家庭要求教育公平的意识增加,虽然孩子到乡镇中小学读书路程远点,花费大点,但他们还是愿意尽可能送到中心小学就读,甚至县实验学校、民办学校就读。时任宿迁市市长的张新实看到关工委报给市委市政府的调查报告后,批示认为,解决好这件事关孩子未来、宿迁发展的大事,党委政府责无旁贷,教育部门、学校更是搞好这方面工作的主体,下决心在“六有”工程中,多建寄宿学生宿舍。张新实同志要求政府部门组织力量制订规划,迅速实施。他还在2006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就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向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出了呼吁。宿迁市在财力薄弱的情况下,采取省“六有”工程(有卫生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有标准宿舍,每人有一张床、有活动场地)给一点、市县财政补一点、学校筹一点的办法,解决了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该市在2005年之前,留守儿童寄宿只有10%左右;到2006年6月底,达到了32%;到2007年8月,达到了64%,为全省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成功经验。

  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完整、科学的教育和管理。在生活上,除了提供良好食宿条件外,寄宿制学校还专门安排生活老师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留守儿童较多的寄宿制学校试行了“双班主任制”,除在白天正常教学时间由班主任教育管理外,在课余时间、晚上和节假日再配有生活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其安全健康成长。在心理疏导上,学校通过设立“亲情电话”、网络视频对话和通信等多种方式,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定期联系,促使家长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很多学校还按照标准建设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让学生及时排除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在学习与行为习惯养成上,学校制订完整的课程教学计划,让留守儿童达到“四会”的要求。即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防止厌学;学会生活,教会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教会洗衣服等简单的生活技能;学会自我保护,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教会学生防止火灾和不法分子侵害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交往,教会留守儿童与同学、与教师、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的方法。

  留守儿童进寄宿制学校,一可以解决学生往返学校的安全和阴雨雪天上学难问题;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互助友爱的精神,也可防止外界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三可以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使打工者放心、祖辈安心。

 (二)全社会共同努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质量

  一是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解决部分留守儿童的食宿问题。阜宁县沟墩镇与敬老院置换房产,办起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一些地方对乡镇附近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登记管理,举办家庭托管站;还有的利用民间资金办了民办寄宿学校,灌南县15所民办学校解决了2000多名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

  二是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为留守儿童确定第二监护人,落实“代理家长”。淮安市的一些乡镇成立了“代理家长”管理委员会,对接收留守儿童寄宿的户主进行管理和指导。兴化市妇联、关工委联合组织发动妇女干部、“五老”为留守儿童担任“代理家长”或“社会关爱妈妈”,给全市3710名留守儿童都找了“社会关爱妈妈”。

  三是由政府牵头,教育部门具体实施,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制度。教育部门和各学校都建立了规范的留守儿童工作台账和信息卡,有的还有专用微机对留守儿童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和监护人情况进行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建立的留守儿童档案做到了“五清楚”,即留守儿童和家庭基本情况清楚、父母打工地点清楚、家长从事工种清楚、联系方式清楚、返乡时间清楚,把握了关爱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校外教育辅导站等载体提高监护人的监护水平。各地依托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教知识培训和讲座,努力提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监护水平。教育部门还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节日或农忙回家的机会,上门和他们谈心,要求他们自强自律,做子女的榜样,关心子女,并经常与家中保持联系。

  三、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投入,加速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满足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

  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让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一系列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目前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数量、规模、办学条件等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全省的寄宿率只有25%,有些市不到10%。教育部门很重视,已将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全年计划。现在下面供不应求的矛盾非常突出,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寄宿学校,到处找关系,搞得学校没有办法,只好在双层单人床下铺安排2个孩子,食堂挤就分批就餐。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谐工程,省委省政府适当增加一些投入,扶持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争让70%的留守儿童进校寄宿,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值得的。根据这一次调查,苏北苏中现有留守儿童57万人,已解决寄宿14万人,按留守儿童寄宿达70%计算,尚有30万人需要寄宿,按每生4平米宿舍(含卫生设施)、1平米食堂,每平米基建成本800元计,每生需基建费4000元(不包括征地费用),共需经费约12亿元,由于市县财政困难,建议由省财政分两年专项解决,并由省教育部门分地区作出规划,提出实施方案,进行具体落实。市级财政负责解决配套设施资金。发挥地方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配套设施。对解决得比较好的宿迁市,要以奖代补,同样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至于生活教师的配备、编制问题,可由地方从村小撤并后富余的教师中调剂解决,或就近招聘素质较好的农民工来解决。

  对承担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政府也应平等相待,让他们同样享受诸如师资培训、“两免一补”、“六有工程”、“四配套”等专项补贴,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统筹城乡教育,加强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和校外教育

  培育新一代江苏人,教育是关键。农村教育比较薄弱,苏北苏中更为突出。建议采取综合措施,统筹城乡教育,重点支持农村教育,让更多的优质教育惠及农村百姓。例如:在扩大寄宿学校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民间力量,尽可能多的解决部分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同时对托管、家庭式寄养加强监管。政府和社会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对尚未寄宿的路途较远的留守儿童,可以采取开设公交专线等办法,确保孩子上下学途中的乘车安全。又如:争取将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范畴,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再如:加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继续发挥妇联、关工委举办的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站、家长学校、校外教育辅导站、“留守儿童之家”等载体的作用,努力提高家长监护水平、丰富农村儿童校外生活。建议省财政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争取用一年时间左右,在全省每个村都建立起村级家庭教育指导站。

 (三)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留守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要把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列入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政策、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考核。现在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部门很多,这是件好事,但从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发,建议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组织部牵头,教育部门主管,妇联、关工委协办,相关部门支持”的留守儿童工作机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局面。

 (四)重视总结推广宿迁市的经验

  我们认为宿迁的经验很有推广价值,苏北苏中绝大多数地方都有条件学习推广宿迁经验。宿迁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三条:一是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重点是扩大寄宿制学校列入政府行为,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贯穿改革精神,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三是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方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强有力的高效率的工作机制。

当前全省各地都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优先发展教育时,特别指出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有特殊的政策措施。我们希望省委省政府领导能就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条件作一专项研究,重点扶持解决苏北苏中农村留守儿童扩大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难,并倡导各地认真学习推广宿迁市的经验,加强领导、协调各方,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省关工委和“五老”人员将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竭尽全力,倾注爱心,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出更多成效。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统计表

2007年11月28 日

外出务工数(万)

留 守

儿 童

总 数

读 书 情 况

监 护 情 况

初中生数

占在校 生比例

小学生数

占在校生比例

未入学生数

随祖(外)祖父母

生活的

占留守生比例

托其他亲 友

照顾的

社会

妈妈等监护的

寄宿

学校

占留守生比例

无人

监护的

徐州市

114

88248

37624

5.2

50624

7.9

0

67064

75.9

1392

1261

6001

6.8

20

连云港

77

42656

10418

4.4

32238

9.9

0

33104

77.6

2206

308

7038

16.4

0

淮安市

94

87203

43462

11.1

43741

11.2

0

51680

59.3

6106

1144

28273

32.4

0

盐城市

120

82358

28432

12.2

53908

15.1

18

43676

53.0

16027

1263

21390

25.9

2

宿迁市

108

99937

42532

12.8

57378

12.4

27

23735

23.7

10238

2102

63838

63.8

24

小计

400402

126540

扬州市

11

48868

23712

16.3

25131

11.7

25

36681

75.1

8236

1614

2308

4.7

29

南通市

50

67955

28167

10.3

39786

9.9

2

54191

79.7

5514

2118

6132

9.0

0

泰州市

66

53353

19189

11.6

34130

15.1

34

37689

70.6

5636

1224

8769

16.4

35

小计

170176

17209

合计

640

570578

233536

10.5

336936

11.6

106

347820

67865

11034

143749

110

占留守生比例

40.93

59.05

0.02

60.96

11.89

1.93

25.19

0.02

分享到:
  2014-11-25  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