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四川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谢世杰
(2008年12月19日)
今年的工作回顾
一、贯彻中国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全省各级关工委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国关工委和省委的工作部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因地制宜,以报告团、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讲教育活动。省关工委开展了“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成就我知道”青少年网上征文活动。各地关工委还开展了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优秀少年”的学习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专题巡回讲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常怀感恩之心”宣传教育,“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交一名好友、献一份爱心、办一件好事”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5.12汶川大地震后,省关工委领导先后深入到绵竹、什邡、安县、都江堰、彭州、汉源等极重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民,安抚受灾群众。
为做好雪中送炭工作,省关工委及时开展了“爱心牵手地震灾区受灾儿童‘十个一’活动”,公开动员有识之士关心、关爱灾区青少年。共募集了580余万元款物。其中,40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及时送到灾区,173万多元善款为1千多名特别困难的受灾青少年每人提供1200元生活资助。在中国关工委,广东、河北省关工委,泸州市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四个地震灾区的120名中小学生免费参加四地夏令营,为他们化解忧郁、调理身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联合教育厅、团省委开展了“中秋月·圆亲情”探访灾区在省外借读学生的活动,常务副主任徐世群、李进分别带队赴广东,山西、宁夏慰问了在三省、区集体借读的近3000名汶川、青川灾区师生,与他们共度中秋,并赠送了7.5万元的学习用具、体育用品、电视、DVD和过冬衣物,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家乡的温暖。
各级关工委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涌现了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什邡市八角镇关工委宋红军同志、绵竹市东北镇关工委吕荣林同志、广元市元坝区卫子镇关工委范文俊同志、都江堰市向峨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董振廷同志都十分突出。全省各级关工委老同志参与当地捐献善款、特殊党费500万元以上。攀枝花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韩国宾捐特殊党费1万元,井盐县87岁老党员吴尚泽省吃俭用为灾区捐款1.1万元。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专门致电慰问我省灾区青少年和老同志。常务副主任杨志海一行代表中国关工委到绵竹与孩子们共度特殊的“六一”儿童节。顾秀莲、杨志海、闵振环、朱琳等同志带头给我省关心下一代基金捐款。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火炬杂志社、云南省、天津市、安徽省、南京市等关工委纷纷捐款。山西晋城关工委老同志成济武个人为省关心下一代基金捐款10万元,寒冬来临之前又为绵竹受灾孩子捐赠500床棉被。
三、结合实际,推动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发展
我省各级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胆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关爱活动。
一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坚持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遂宁市、成都市武侯区的道德实践“十个一”活动、自贡的“知行”教育活动、泸州市和青神县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都特色鲜明,让青少年在体验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是坚持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活动。德阳市关工委与教育部门配合实施“阳光心灵”关怀行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抗震救灾期间,关工委与教育部门统筹全市心理抚慰工作,成效显著。眉山市东坡区和仁寿县新店乡关工委建立咨询室和谈心站,为青少年答疑解惑,挽救失足青少年。
三是认真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仁寿县关工委协同有关部门在全县各单位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县8万多名留守儿童全部落实了监护人员,200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得到及时关爱。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关工委以法律维权、医疗保健、帮困助学、兴趣培养为构架,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大联盟。
四是家长学校深入发展。南部县关工委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建设家长学校,目前家长学校有教师1023人,家长受教育面达95%,家长和社会对家长学校工作满意度达90%以上。岳池县关工委实施的“十万家长教育工程”,几年来累计培训家长25万人次,培训面达90%,家长对家教知识的知晓率达95%,教育局关工委主研的《家长教育研究与实践》获广安市人民政府普教成果奖。
五是学科技奔小康活动逐步开展。峨眉山市关工委多年来采用“四结合”的办法,对数万名返乡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扎根农村建设,生财有道,勤劳致富。
四、学习外地经验,做好我们的工作
9月,省关工委常务副主徐世群、李进利用探望在广东、山西、宁夏集体借读的受灾学生的机会,专门对三地关工委进行了学习考察。10月,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龚读纶、李进,徐世群、陈官权专程赴工作先进的吉林、江苏两省对关工委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除已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专题报告外,我们将结合四川实际,抓住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把工作做好。
五、关工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省关工委新增4名常务副主任,常务班子有7名省级领导干部,大家通力合作,抓当前、谋长远,省关工委工作有了新发展。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重视队伍建设,促进了基层网络发展,扩大了老同志的参与面。全省新增关工委组织4000个,达到5.2万个;新增9万“五老”工作大军,全省已有85万老同志在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宜宾市关工委率先在全国注册成立了关心下一代老年志愿者协会,制定了工作章程和工作规则,规范了协会的工作性质,现在全市各县、区已基本成立,进一步扩大了老同志的发动面,增强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力量。
六、党政重视,进一步关心、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全省各级关工委在教育、引导、保护、关爱青少年工作和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关工委的肯定。省委书记刘奇葆充分肯定关工委工作。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四川各级关工委和老同志在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副省长黄彦蓉明确批示:“关工委老领导为我省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谨以个人名义向省关工委老领导、向各级关工委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省长蒋巨峰、副省长魏宏、常委李登菊、副省长黄彦蓉对省关工委赴吉林江苏考察报告都作出批示,要求省级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省关工委的实际困难。省委常委、省关工委主任李登菊同志,多次召集会议研究落实关工委的工作,商讨解决关工委的困难问题。
各市州党政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十分重视,德阳、南充、乐山、泸州等市州积极出实招办实事为关工委工作提供良好条件。有的以党委名义召开关工委工作会议和表彰会,有的以党委、政府名义印发关工委的文件,有的把关工委工作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不够;组织建设和工作在各市、县发展还很不平衡;少数地方关工委组织中老同志太少,有的发挥作用不好;调研成果不明显,许多成功经验在面上推广不够;宣传工作还比较薄弱。我们将努力改进。
明年的工作安排
二00九年省关工委工作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服务省委“两个加快”战略,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以青少年所急的工作为切入点,尽其所能,办实事、求实效,推进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前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少年,要把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全省各级关工委要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突出主题,在全省普遍开展 “爱我中华、建设美好四川”的教育活动。讲理想、谈发展、说变化、歌颂党的恩情,歌颂建国六十周年的巨大成就,讲四川深刻变化,使大家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同时,大力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人物,鼓舞斗志,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各地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一定要在突出特色上狠下功夫,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切实抓出成效。
二、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大力做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求实创新,下功夫,花大力,进一步把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要以受灾儿童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关爱工作。继续深化“爱心牵手灾区受灾儿童‘十个一’活动”,通过“一帮一”结对、心理抚慰、亲情关怀、经济资助等方式帮助因地震致孤、致残、致贫儿童增强信心,走出困境。要继续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对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单亲家庭和问题家庭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弱势青少年要因人制宜,运用思想引导、学习辅导、亲情关爱、物质帮助、改善他们成长环境等办法做好“雪中送炭”的关爱工作。对失管失教未成年人、失足青少年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感化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加强监督网吧和不良文化市场违规经营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同时,还要抓好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和回乡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的关爱工作,重点对他们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他们扎根农村,在家乡创业、就业,勤劳致富。要深入开展“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发动老农技人员对农村青年进行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他们的收入。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开展《条例》和《意见》贯彻情况的检查
省委、省政府办公厅2000年联合下发了《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和2006年下发了《关于发挥关工委组织和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用的意见》促进了我省关工委的工作发展,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我们定于明年在全省开展一次贯彻落实《条例》和《意见》情况的检查,了解全省贯彻落实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工委工作的措施,为省委、省政府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作好准备,推动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开展各项活动的阵地,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关键要把基层工作抓好,基础搞扎实。城市要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关工委建设,促进街道、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发展。农村要在充实完善乡镇关工委的同时,搞好村一级关工小组建设,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工委的要求,把大、中、小学校关工委都建立起来,配合社区、家庭把“三位一”体的教育抓好。加大在公有制和民营企业中建立关工委组织的力度,积极做好关心企业职工子女的工作,营造和谐发展环境。我们希望明年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取得新的经验。
四、加强和改进关工委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也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采取措施,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
首先,要配强领导班子,有人去做工作,有好的带头人,工作就会有创新、有深度、有发展,就能打开局面。因此,各级关工委要依托组织部门推荐、任命有威信、身体好、肯干事的老同志充实到关工委的工作班子中来。各级关工委要以创“六好”关工委和创立关心下一代老年志愿者协会等方式扩大老同志的发动面,壮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队伍,力争在2009年内实现全省关工委有“百万老人”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宏伟目标。各级关工委一定要从政治上、生活上、情感上给予老同志关心、鼓励和支持。省外部分关工委实行了领导班子驻会制度和驻会经费补贴制度,特别是一些乡、镇、村关工委也落实了这一制度,激励了基层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我省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借鉴。
其次,省关工委将通过现场会、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和专职干部培训,进一步提高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争取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工作主动意识有突破。各级关工委要摒弃“反映情况、提要求、讲困难是向党政领导找麻烦”的思想,树立积极工作意识、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及时解决困扰关工委工作和发展的难题。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有突破。各级关工委要主动争取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合力。建立与老协、老体协、老教师协会等涉老组织合作,形成合作共管,齐心协力共同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格局。争取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老同志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三是宣传工作有突破。各级关工委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到工作推动宣传、宣传为工作服务。争取做到报纸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形象,共同努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前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注意选准题目,重视成果,务求实效。
各地要认真贯彻《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将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强市(州)、县(市、区)关工委办公室建设配强专职干部,为老同志开展工作提供帮助。关工委工作所必须的办公设施、设备,也请地方统筹解决,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条件办事。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