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北京建城乡一体化学校:点燃京郊农家孩子梦想

“新一轮入学高峰的到来,使北京基础教育学位出现明显的缺口。”日前,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北京原有的中小学布局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面对这样的局面,怎么办?罗洁告诉记者,2012年,北京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城乡接合部、城市功能拓展区连续三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工程。

根据工程的安排,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创建一批“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城乡一体化学校。2012年已建成了15所,2013年再建设30所。

日前,记者采访了3所新建的城乡一体化学校。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这项制度设计的背后,是现实中需要冲破的一系列主观或客观的障碍,是教育工作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破解一个个难题的故事。

故事一:刚建的新学校不得不改建

东交民巷小学是北京东城区一所优质校。2012年,由市教委牵线,东交民巷小学和平谷区马坊镇中心小学结对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对这次牵手,东交民巷小学校长王文利起初并不热心,等她带着学校班子成员到马坊镇实地考察后,心彻底凉了。

“我们看到的是一所典型的农村校。”王文利说,“虽然一切设施都是新建的,但建校理念却是按农村学校的标准,除教学楼外,重点配备了大食堂和学生住宿楼。”

马坊镇是北京重点建设的新城,承担着未来新城引进高技术人才的教育需求。王文利认为,马坊镇需要的不是一所提供寄宿的农村校,城乡一体化学校也不应该是让城区学校到郊区来办一所农村校,而是必须体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她向平谷区教委提出必须改建校园的请求。当时,距开学已不足半年。

平谷区教委听取了王文利的意见,此后不到半年时间,校园改建工程部分完成。住宿楼被改建成了门类丰富的专业教室,新建了剧场和体育馆。根据改建规划,一年后学校餐厅的地下还将建成一个游泳馆。整个校园的硬件设施即便按北京市城区的标准,10年之内也不会落伍。

王文利说:“我被平谷感动了。”2012年9月,北京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挂牌成立,首批招收两个班学生入读。今年,马坊镇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校就读。

故事二:城乡学校“摩擦”中走向融合

在北京首批举办的1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中,海淀区育新学校在昌平区承办的育新学校回龙观校区是其中之一。昌平区教委承担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工作,而把学校运营全部交给了育新学校的管理团队。

育新学校校长张金成说:“我记得很清楚,2012年7月15日,新校区移交给我们,9月1日开学。为了有一个符合育新理念的理想的校园环境迎接新生,我们整个团队‘5+2’、‘白+黑’连续工作,40天下来,我瘦了8斤。”

为了让新校区有一个高起点,100多人的教师队伍里,育新学校从本部抽调的教学骨干有40多人,其余教师面向全国招聘。两个校区的教育教学也实现了高度融合,教师教科研培训统一管理,来自昌平回龙观校区的新教师可以正常到海淀区参加教师培训。两校的学生活动也实现统一管理,开学典礼、学校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两校学生都一起参加。

然而,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是张金成无法在两校之间融合的。由于教学骨干是从本校抽调,这批教师都是海淀区编制,而新招聘的教师都是昌平区编制。历史上,由于两个区财政力量差异,教师待遇海淀明显高于昌平。现在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两个区的编制待遇的差异体现在了同一所学校。这“一校两制”意味着在同一所学校里,教师干的是同样的工作,但福利待遇却有明显的差异。

张金成说:“在创建这所学校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动。但作为校长,我必须考虑我们这个团队能走多远,校内教师福利待遇的长期落差怎么克服。我建议市里拿出协调措施。”

实际上,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北京市财政拿出了真金白银。实施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计划第一年,北京市财政投入了2.4亿元,第二年投入了6亿元,明年城乡一体化学校数量进一步增加后,投入将达到10亿元。罗洁说:“未来,根据工作推进过程中反馈出的问题,市教委将加强调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支持城乡一体化学校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故事三:城里教师学着去教农村娃

东交民巷小学的很多教师没有跨区教学的经验。为了新学校能在家长孩子面前有一个精彩亮相,王文利在校内抽调了教学骨干,并跟教师们一起精心备课。然而,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学生们的亮相还是让教师大吃一惊。

体育课上,教师教孩子们玩“小兔子”。游戏很简单:一声口令,学生们学习小兔子四散跳跃;再一声口令,学生们跳回来。结果,教师一声口令,所有学生都是向前跳跃,即便前面已经碰到墙了,还在冲着墙跳。教师再一声口令,大部分学生倒着跳回来。王文利说:“当时我都惊住了,这些孩子咋就不会掉头呢?”

新学期过去两个月,几门文化课的教师组织了一次测验,想摸摸学生的学习情况。100分的英语卷子,及格的人数是个位数,最低分也是个位数。

王文利带着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原来,马坊镇很多学生都没有上过幼儿园,小学是他们进入的第一所学校。没有经过学前教育的孩子,学习生活习惯没有养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文化课学习基础几乎为零。

“遇到这样的学生,看你们还有什么办法?”王文利说,“我能感觉到注视着我们的目光里,有一些这样的疑问。”

于是,教师们重新调整教案,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马坊学生的新教法:教学生们在课间用筷子夹豆子,训练注意力专注;教学生们用各种豆子作画,训练注意力持久。文化课降低难度,多角度多轮次讲解,注意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利用城乡一体化学校平台的优势,马坊分校的全体学生都到本校参加开学典礼,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一个学期下来,怀疑的目光没有了,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已经成为平谷区中小学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教学的观摩基地。

故事四:农村校长学到管理“真经”

“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可以加速两校融合,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原先两个学校分别有各自的法人,现在只有一个法人,学校管理听谁的?

王文利的办法是遇事多商量。从学校改建起,她就与担任执行校长的原马坊镇中心小学的康校长意见不同。王文利曾经师从北京著名校长卓立,坚信教育要靠环境日久天长的浸润。在学校管理中,小到楼道地面上的几个泥点,她都要求随时处理。对这种细致的管理风格,起先,康校长不以为然。

有一次,王文利坚持要等质监部门对自来水的检测报告才肯验收。着急工程进度的康校长找到王文利说:“新修的水管怎么会有问题,在我们农村从来没有哪家接水管还要检测报告的。”王文利说:“没有检测合格的报告,我不可能让我的孩子用。”这次意见不合最终依了王文利的意见。但她也注意到,康校长的心里不是滋味。

在学校随后的建设和管理中,王文利遇事就找康校长商量。她把康校长和马坊分校的教师请到本校,让本校的骨干教师一对一地传帮带。一段时间下来,“环境即教育”的理念在马坊分校教师的心里扎了根。为孩子的事较真儿,成了马坊分校教师共同的理念。

西城区铁路第二中学和房山区长阳中学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则创造出了另一个协调两校的经验——组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输出校和输入校教育教学。

铁二中是西城区老牌的优质学校,校长张景星有着30多年教龄。城乡一体化学校能不能做好,在张景星看来,关键是一个“真”字。张景星说:“要保证房山的学生真能享受优质教育,这项工作必须真做。”

与长阳中学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以后,张景星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一体化学校教学质量上,组织长阳中学的教师分批到铁二中跟班学习,从铁二中派出一线教师到长阳授课。

大规模的师资和教学计划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对两校原先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影响,需要大量协调工作。问题来了,铁二中的教师只有张景星指挥得动,长阳中学的教师,原来的校长的话更管用。

张景星和长阳中学原校长商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两校派出代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所有干部教师包括校长服从领导小组决定。领导小组对两校教师统一排课,统一安排教科研计划。一段时间下来,两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运转协调了。

故事五:从“媒人”介绍到自由“恋爱”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在市教委内部有个形象的说法,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市教委的角色是‘媒人’,不光要介绍双方认识,还要帮着‘结婚’,把日子过下去。”

就在今年5月,北京大兴区和西城区3所优质学校分别签署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协议。不过,这次“联姻”可没经过市教委这个“媒人”。大兴区教委办公室主任石凤玲说:“城乡一体化学校真的能把优质教育资源留在郊区,对我们这些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很大的新城区来说,每年一两所太不解渴了。所以区里领导拍板,就按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模式,我们‘自由恋爱’,多结几对。”

李奕说:“在城乡一体化学校这件事上,市教委这个‘媒人’不包办,而且要创造条件鼓励自由恋爱,更鼓励结对的两口子把日子长久地过下去。”

2012年,通过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北京新增学位9492个。今年,城乡一体化学校将建设30所,预计增加学位4万余个。未来,北京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总数将达到200所,总计增加学位16万个。

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城乡一体化学校里发生。每个工作日清晨,开着私家车从东城赶往平谷的老师们知道,案头上摆着城乡一体化学校5年发展规划的张景星知道,谈起学校的好教师眼含热泪的张金成知道,他们的故事会点燃数以万计农家孩子的梦想。



分享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5-04-13  6059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