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教育部:坚决反对就业率造假 多种方式核查处理

在高校毕业证发放、论文答辩与就业协议挂钩等压力下,大学毕业生想出各种花招来签就业协议以应付学校,“被就业”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对此,今天教育部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率造假,将会通过多种方式核查并处理。

此前,教育部多次重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四不准”,并表示将开展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专项核查,认真审核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材料,采取访谈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等方式进行严格核查,确保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四不准”即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一毕业就赶上最难就业季,而很多学校将就业协议和毕业证书挂钩,毕业生们也因此“压力山大”。为了顺利毕业、就业,一些大学生想出各种花招来签就业协议以应付学校狠招:不签就业协议不发毕业证;妙招:开网店找公司“假就业”;土招:刻假公章“假装”就业;奇招:班干部帮舍友“被就业”;囧招:小超市“签”二十毕业生;绝招:百元网购假就业协议……

一些高校老师也透露,就业率造假现象在高校很普遍。“首先,高就业率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其次,可以扩大招生规模,获得更多的招生名额。如果就业率太低,就吸引不到人,学校就支撑不下去,排名也会靠后。”

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分享到:
来源:tencent  2015-05-24  6909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