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李言荣:以"一校一带"战略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尤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走在这一工作的前列。而在各个行业的创新创业中,“互联网+”既具有时代特征,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0年左右,移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交叉渗透、深度融合,直接把人们带入高级信息社会。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已十分明显,一是信息技术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出现全新的技术,但它与其他关联技术的融合发展又不断产生出新的交叉领域;二是信息技术向其他行业的全面渗透,尤其是与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结合,正在颠覆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所以,只有在“互联网+”时代,依靠个人智慧而进行的万众创新才成为可能。

同时,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很多行业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大门,降低了门槛。这与电子技术时代的创新创业严重依赖于硬件平台不同,“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与硬件条件关联度大大降低,使得大众创业不仅成为可能,也成为了现实。

电子科技大学经过近60年发展,已成为一所完整覆盖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具有鲜明特色的重点大学。学校大力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力争率先形成IT领域引领性人才培养基地。

一是以“一校一带”为战略,积极谋划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新布局。借鉴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发展历史与发展模式,实施“一校一带”战略,即在新校区及周边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加速发展三大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带,主动对接华为、英特尔、IBM、京东方等IT巨头,以此形成新型的“互联网+”产业集群高地。

二是加强泛信息化人才培养,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打破原来按一级学科,甚至二级学科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打通电子信息领域5个主要一级学科进行泛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按照年级进行三个阶段和三种人才类型培养,针对选择创业的学生,以培养愿创业、能创业的团队和个人为目标。

三是以创业学院为基地,探索“1+1+1”模式,培养创业精英。大学创新创业要走掌握核心技术的路线,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与现在学校科研团队模式不同,要探索形成“1+1+1”的创新创业组织模式;正在筹建的创业学院,要重点挑选500名、200名、100名学生分别进行实训、实战和孵化练习;要实施创业导师“双百计划”,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

分享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7-05-09  3534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