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南方的孩子在北方一个学校就读,某天他以非常激烈的态度对一位当地的老师表示强烈不满,但用的是南方方言。这位老师可能也生气,但会被气得半死吗?肯定不会,因为老师听不懂学生在说什么。甚至还有一种可能,在场的老师都觉得这个学生的样子好逗,乐呵呵地看着他愤怒地说着一通周围人谁也不听明白的话语。
上海小学教育实行的“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即将迎来新的制度完善。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市教委正在着手制定“小学中高年级段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以弥补小学“等第制”评价体系在小学中高年级段的缺失。
昨日中国高考改革方案特别策划——2015北京高考总结暨2016高考复习建议研讨会在中国网如期举行。会上就“新高考带来哪些变化”、“高考改革对中学教育的影响”及“适合新高考的教学方式”、“新形势下对培训机构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近日,赶集网联合北京大学[微博]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赶集研究院在京发布了《赶集网2015互联网+时代,就业主力军现状报告调查》,报告基于26万余份真实用 户的调研数据,真实详尽的解读了在互联网全面渗透各行各业之时,就业主力人群的工作、生活现状。
中小学生要会自护懂自救,坚决远离毒品,不比吃喝穿戴,不说谎不作弊。记者8月27日获悉,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补充了不比吃喝穿戴、主动分担家务等具体行为规范内容。
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正在中国网络世界走红,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而有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初一年级,第一节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学语文和小学语文的区别,让他们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就找到学语文的感觉,其次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学的基本学习规范还不了解,各个学科都要向他们讲解基本的学习要求,语文当然要把基本的学习要求告之学生,免得以后每天都要向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规范补充。
小型制冷设备节能系统、绿地喷灌自动避人避物系统、智能车位锁……这些“高大上”的环保智能设计全部来自高校学生。日前,全国高校20支决赛队伍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角逐GE智能平台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的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