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韦钰:IQ没有关键期,关键的是人的性格


8月19日上午,北京教育学院2015年新任教师培训项目(顺义区)举行开班仪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作为第一位开讲人,为新任教师做了一场题为《神经教育学对教育改革的促进》的报告,为新任教师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启发。

   要按照脑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韦钰院士主张按照脑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指出脑具有可塑性,是逐步建构的,不同脑区发展的轨迹不同,会存在一些功能的关键期。脑的建构是基因和后天经历不断作用的结果。她认为,脑的发育期在出生以前和出生以后的20多年,而出生后有两个发展的关键期,第一个阶段是0到6岁,尤其是0到3岁这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2至18岁。

   她指出,人们长期以来只关注到幼儿园教育,忽视了0到3岁这个关键期,恰恰在这个阶段会形成一个人将来控制不住情绪时候的性格,而且在四五岁之前,人的陈述性记忆是不连续的,大部分陈述性记忆会被忘记,因此这个时期应该重视情感教育。14岁时大脑并没有发育完成,处于人生第二个最重要的脑发育时期,是树立志向、建构社会认知最好的时期,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予他们很大的支持帮助他们走向社会,同时避免那个时期他们会遇到的危险,帮助他们弥补早期的缺陷。

   “IQ没有关键期,关键的是人的性格”

   韦钰院士提出,要注意孩子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且重点指出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分别是社会情绪能力和执行功能。韦钰多年来从事社会情绪能力的研究,将社会情绪能力概括为自我感知、社会感知、自我管理、人际交往、负责任的决策这五个方面。她认为:IQ没有关键期,关键的是人的性格。智商的高低,最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一个人的生活,而社会情绪能力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

 以探究式的方法学习核心概念    韦钰院士主张以探究式的方法学习科学概念,认为探究式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自上而下的传授知识,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自下而上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探究式属于归纳性的方法,讲求怎么从周围的问题出发,掌握这个核心概念。这对教师提出很大的要求,人从生下来有学习的本能,但是就看怎么发掘人探究、学习事物的方法。在这里她以棋手为例谈到,想要成为一个好的棋手,最初接触的必须是正确的棋谱,只有将正确的棋谱变成直觉,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误读”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出处已无从考证,但经韦钰院士引用后产生强烈反响,长期作为中国式教育的口号。当日她重申这句话的本意,是基于当时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提出必须重视早期教育,并不是鼓励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而是指父母要用爱和陪伴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她认为,0到3岁时,家庭的教养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长们传统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营养、食品和环境的安全,在这里韦钰院士强调,早期教育中需要温暖、稳定、积极互动的养育者与儿童建立一种稳固、安全的依恋关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模仿、探究的学习环境及良好互动的语言环境。

   韦钰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李嘉诚基金会顾问,国家总督学顾问。1940年出生,新中国大规模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1978年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出国潮,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在国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科——生物分子电子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1986年担任东南大学校长,是当时我国第二位重点大学的女校长。1993年至200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曾被网民称为“中国博客部长第一人”。

   长期致力于倡导和参与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推动儿童早期教育的政策制定和研究;提出和推动学生情绪能力培养;发展基于实测的教育评价手段。


分享到:
来源:新华网  2017-06-25  4010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