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师和笑笑在一起 39岁的常立,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副教授。而学生们更喜欢称他为“男神”。
常老师这个“男神”的称号蛮响的。以至于学堂君刚在办公室说出他的名字,连毕业于浙师大其他院系的男同事都激动起来,“我们大学阿西剧社的话剧,常老师常来指导的。”
而相比于学生口中有关常立老师的文艺事件外,常立给自家小男神做的事才是最贴心的:儿子笑笑出生后,他就开始根据笑笑的成长故事写儿童绘本故事。3年写了6本,故事的主人公就叫笑笑。笑笑上小学后,他又开始为他写儿童科普类读物。这技能,可不是一般的爹能做到的。
他把奶爸的酸甜苦辣化作童话
“笑笑喜欢收集一切发光的东西,把它们叫做月亮。有一天,一个水滴月亮从窗户缝里掉了出来,掉进了灌木丛……失去了水滴月亮的笑笑变成了发脾气的怪兽,样子特别恐怖。这可怎么办呢?就在大家发愁时,突然水滴月亮变成了萤火虫,原本伤心的笑笑有了萤火虫作伴,立刻又变回快乐的笑笑了。”
这个就是常立写给笑笑的故事之一。“笑笑小时候特别喜欢一根棍子,有一天棍子丢了,大人又给他找了根新的。但笑笑认为旧棍子对自己才有特殊意义,不依不饶,还发脾气打滚。”常立劝了很久,笑笑却不愿意听。干脆,常立就把这个事儿写成了一个故事,想通过故事,给孩子讲一些道理。故事里的笑笑发脾气时会变成怪兽,特别可怕。
“他是故事的第一读者。”常立说,笑笑听完后,并没有什么反应。他还以为是孩子还小,理解不了。但慢慢发现,笑笑有时还是会控制不住发脾气,但发完脾气后会自言自语地反思:我刚刚是不是变成大怪兽了?
奶爸的烦恼也被常立写成了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叫:笑笑不爱睡觉。“夜已经深了,笑笑还不肯睡觉,爸爸妈妈哄着哄着先睡了过去。这时怪兽从窗户里进来,想带走笑笑。但阴差阳错地发生了很多奇妙的事情……”
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是因为笑笑有一段时间不爱睡觉,常立和妻子想尽办法,还是无济于事,干脆就在故事里幻想起来。“相当于吐槽嘛。”常立说,书里的每个故事都来自笑笑的真实生活,有育儿过程中的困难、麻烦,也有做什么都没用的困惑,但最终就像每个故事的结尾,幸福总是亲子生活的主旋律。
他还想再给儿子写一套科普书
其实在笑笑出生前,常立从来没有写过儿童文学。他曾是浙师大戏文系的老师。教过戏剧剧本、新闻学概论,也会带着阿西剧社排一点比较文艺的剧目。
大概是从笑笑一两岁开始,常立开始尝试用故事来记录育儿经历。慢慢的,也转型成了儿童文学相关专业课的老师。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笑笑也喜欢上了写作。幼儿园大班开始,笑笑就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些小故事了。“还不识字的时候,他口述爸爸妈妈记录。会写字后,他还要求有专门的写作本。”
上学后的笑笑,也对世界有了更多疑问。闲暇时,父子俩会互问问题。“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宇宙?……我们的聊天是没有禁区的。”
常立有时还会把提问互动拍成视频,分享给亲友。“也有同事会问,这些问题会不会太刁难孩子?”常立说,其实并不会。这些问题并没有固定答案,不过是父子之间的一种交流。有时候笑笑的问题也会问倒常立,他就不得不求助网络了。
为了能给笑笑的疑问建立一个更系统的回答,常立也做了不少功课。“这一次我打算写儿童科普书。”常立说,笑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慢慢对钱敏感起来,常常会问一些跟钱相关的周边问题。为了给笑笑解释货币的发展史,他就设定了故事主人公是兄妹两人,以他们不断物物交换、货币交换的故事来反映货币发展史和经济学基本原理。除了货币起源,常立还写了龙的起源、质量的起源等等。
这些要解释起来,还真不简单。“幸好虽然我硕士博士学的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本科学的是计算机,在理工科方面有些基础。”常立说,小学生笑笑是他灵感的火花,现在正值暑假,父子俩去游泳、打篮球的路上都会聊讨论一会各种名词。讨论得多了,父子感情也很亲密了。“其实育儿是没有万能秘方的,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陪伴。”
我们开辟了“好家长”这个栏目,请来社会各界的教育专家、成功人士,甚至是普普通通但对教育有一定想法的父母们,来给大家分享他们的育儿经。希望从他们的亲子互动故事中,能够给你的家庭带来一点启发和共鸣。如果你也是有想法的家长,或者你身边有这样值得推荐的家长,请别忘记扫一扫“早报学堂”二维码,来这里分享哦。(通讯员 王小民 本报记者 纪驭亚/文)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