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政策新闻 > 调研报告 > 正文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随州市曾都区关工委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能否得到满足,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否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青少年处于正在成长的可塑性最强的一段时期,既是最易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时期,也是最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 “一张白纸”,既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也可染上肮脏的颜色。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塑造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对曾都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教育缺乏感召力。一是重智轻德。以德育为核心,讲了许多年,但重智轻德的倾向久久不能克服。素质教育在许多地方成了应试教育加素质教育,学生的负担始终降不下来,成为一大顽症。有些学校在智育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为了保证智育成绩,德育课不得不经常给智育课让课时;有的学校只重视分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得到各种表扬,就会成为“好孩子”,到处受欢迎。而品德好的学生则很少受到表扬,他们常常因考试成绩稍差而受到歧视。德育课的成绩很难量化,往往只凭老师的一纸评语,更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品德的好坏,在升学中得不到任何反映。

二是对在校学生法制教育不力。部分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法制教育匮乏,造成青少年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极为淡薄。有的对法律一知半解,甚至不懂法律,在犯罪作案之前及作案过程中难以自我控制。很难考虑到所作所为的危害性和将要受到的法律制裁。如一名青少年在网吧与另一名青少年发生争执,竟伙同他人将其砍死,他在接受讯问时对司法人员说:“我都说了,可以回家了吧?”在讯问另一名青少年时,问他为什么要帮忙,他说:“我当时从义气出发,为朋友帮忙,没有考虑后果。”

2、家庭教育缺乏亲和力。一是家庭缺乏温情。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的家庭关系中存在诸多的不和谐。调查表明,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与父亲关系“不太好”和“很不好”的人有31.1%,与母亲关系“不太好”和“很不好”的有14.1%,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太好"和“很不好”的有13.5%;此外,夫妻关系对青少年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家庭中,父亲与母亲关系“不太好”和“很不好”的高达34.8%。在人际氛围不好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生活中伴随他们的多是争吵、打骂,他们难以体会到家庭的温馨,缺少来自长辈心理上的抚慰和应有的生活上的关照,“家”对于他们来说成了“枷”。

二是家庭背景复杂,监护责任没有很好地落实。据曾都区教育局统计,全区学生家长在外打工的很多,约占25%,对“留守孩子”的监护多由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负责,亲情正在逐步丧失,“代沟”现象正在形成。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四个长辈甚至六个长辈呵护一个孩子,对孩子宠爱有加,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正在降低。生活在单亲家庭、问题环境中的学生,其成长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与成年人缺少沟通。成年人与青少年到底应该如何沟通,在监督、管理、教育、引导的同时,在一个家长制传统浓厚的国度,这是一大难题。成年社会不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不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成人们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往往很少顾及少年儿童的心理感受,不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儿童成了被动的受教育者。 四是学生社会体验不足。一方面,我国城市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收信息方面较过去大大增加,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常常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往往还没有电视里讲得好听,没有网友们讲得到位。而对于农村少年儿童而言,和城市少年儿童相比,他们的信息依旧闭塞,对生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乡土上。一些现代生活准则,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习惯、好品德,对他们来说,仍然遥远。因此,当老师们对他们讲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等等,这些习惯在他们的脑海里往往是空洞的。

3、社会环境恶化。一是不良文化的浸染。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放到全国十个城市的近6000份问卷中,有34.6%的青少年到过网吧,到过电子游戏厅的占29.2%,到过录像厅的占9.5%;到过歌舞厅的占7.4%。有关专家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的特殊性还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同样,电视里的故事,对于成人可能主要是消遣,对于青少年就是一个学习和摹仿的对象。荧屏小世界,世界大舞台。荧屏有黄金时间大量展示血腥、暴力、凶杀、恐怖的场景和画面的涉案剧,给涉世不深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据报载,黑龙江省鹤岗市一名16岁少女与人“私奔”后,因生活窘迫,竟炮制了一起绑架案,勒索自己的父亲。这件荒唐事,以及近来各地发生的一起又一起青少年犯罪或拿绑架当游戏、用遭绑架掩饰逃学的事,充分说明了净化荧屏,迫在眉睫。

二是社会风气的熏陶。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的盛行、行贿受贿、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的泛滥和黄、赌、毒丑恶现象的充斥,对青少年起着耳濡目染的毒化作用。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在城区中小学校周围的一些主要街道,性用品店随处可见,而且密度很高,性用品店在一些学校周边比书店还多。商家为了获利不择手段,还想出其他一些不道德的办法,无疑恶化了青少年的社会环境,污染他们的心灵,对于他们的成长极其不利。

4、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据随州市曾都区检察院提供的资料表明,曾都区2004年至2007年批捕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批捕青少年犯罪60名,占批捕总数的13.3%;2005年批捕青少年犯罪93名,占批捕总数的16.1%;2006年批捕青少年犯罪101名,占批捕总数的21.9%;2007年批捕青少年犯罪123名,占批捕总数的23.7%,较2004年上升105%。从2007年批捕情况看,共受理提请批捕案件329件,18岁以下青少年涉嫌犯罪64件,占18.3%。青少年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30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93人。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犯罪12人,侵犯财产犯罪74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7人。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中国社会本身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后,整个社会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社会结构,人们的交往方式以至于生存方式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人文资源的流失,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困惑。由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衔接的思想道德体系还处于建立之中,这种困惑在成年人中间就表现为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而成年人的困惑也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传递给了青少年。此外,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文化市场的兴起,又给文化教育带来了诸多新问题,使得以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体截、机制、途径和方法等等,许多方面呈现出难以适应的格局。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想之间的广泛交往和冲撞。当今世界,文化交往和频繁,各种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急速流转,是前所未有的。加之当今各种商品尤其是时尚商品已经成为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成为一种文化的优势,对各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而且体现在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上。

3、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文化的传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大大推进了文化的交往,而且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现在人们可以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可以在网络上主动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其边界是以往难以想象的。面对形形色色眼花缭乱的信息,如何做出选择,如何分辨其善恶、美丑、真假,成为一大难题。另一个问题是网络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使得人们不仅面对一个现实世界,一个理想世界,还要面对一个虚拟世界。在三个世界中间游走的青少年,如何正确地认识现实、实现社会化,如何建立其理想,如何不至于沉湎于虚拟的世界而不能自拔,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

4、独生子女一代所特有的家庭环境和心理特征,是前所未有的。现在的青少年不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还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和个体的心理特征是非常独特的。加之,核心家庭的大量增加以及由于大批新建住宅区的形成,使得青少年的交往范围、亲情关系都与以往不同,由此而来的是,青少年之间的交往方式呈现出与以往几代人不同的特征。

三、对策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决策。必须统筹各方面力量,挖掘整合各种资源,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大格局,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发展的态势。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在齐抓共管、各司其责、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

第一,要正确引导。引导青少年注重德育养成。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机制,把德育教育纳入对学校工作的考核,纳入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考评,纳入学生评优、升学考核指标序列,真正落实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强化青少年德育养成先进典型的宣传。学校在每学期召开德育教育大会,宣传青少年德育典型,引导学生见贤恩齐。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家庭和社会都应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自觉摒弃不良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媒体及文艺作品都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力戒对青少年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第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一是整治娱乐场所。对网吧、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进行专项整治,严格经营制度,对违规接纳青少年入内、超时营业的,坚决予以取缔,并持之以恒地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整治成果。二是强化对电视传媒的管理。优化媒体播放节目,禁止播放带有黑社会性质、婚外恋和其他不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电视剧、动画片等。丰富少儿栏目的节目内容,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精彩的优秀少儿节目吸引青少年。三是整治学校及周围环境。学校要尽快启动计算机网络工程,提高运行水平,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做到学生上网不出校园。政法部门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综合集中治理,对滋扰学校学生的人和事从严查处,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要根据有关法律给予刑事处分。对学校周围摊点、书店、网吧等进行全面综合整治。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各中小学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

第三,全面整合力量。一是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民政、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着眼贫困、病残等弱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方提供入学资助、技术培训支持和就业服务。政法、教育等部门互相配合做好失足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聘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环境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整合、协调,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维护青少年成长环境。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弓l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切实抓好家长学校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引导家长注意自身素质和素养的提高,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把家庭教育的情况作为评选文明户的重要内容。二是促进社会、家庭、学校实现三结合。教育部门要想方设法促进学校发挥青少年德育教育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发挥好与社会、家庭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家长会,通报情况,沟通意见,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建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联系制度,使学生在校外处于有效监管之下,避免出现盲区。同时,要坚持定期开展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强化工作措施。定期不定期召开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投入,要重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快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要设立青少年读书学习区,更新图书,全面对青少年开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高中阶段的办学规模,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避免过早流入社会。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让所有需要住宿的学生都能入住学校。制定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责任考核考评体系,对责任单位、部门的工作情况定期评估通报,奖优罚劣。严肃查处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不作为行为。对拒不履行职责或工作不到位引发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对当事人从严从重处罚、处理。

分享到:
  2015-01-17  6752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